2019年下半年開展了兩個很有意義的性 / 別小眾project。除了之前提到的婚姻平權紀錄片,還有跨性別青少年充權計劃。
從引導Ta們以手機攝影表達自己,再替Ta們拍攝硬照及策劃相展,再到製作紀錄片,逐步了解Ta們的故事,也熟稔起來。漸漸發現,儘管自己在性/別小眾運動工作了這麼多年,卻仍有很多故事需要用心聆聽。
這班跨性別青少年都很有想法 — 每次見面都聽到Ta們把專業的醫學用語掛在口邊,看得出Ta們很清楚自己的需要,為自己做了很多資料搜集。請不要再懷疑Ta們未想清楚了!
這班跨性別青少年都很堅強 — 在談到過去遭遇的壓迫時,Ta們雖然忿忿不平,但大多時候保持笑容,甚至語帶幽默,有時甚至表示諒解校方的做法。也許就正如片中其中一位受訪者阿雪所言,如果跨性別青少年沒有堅強(甚至強悍)的性格,也許早已熬不過來。
這班跨性別青少年都很青春 — 這樣說可能有點奇怪,青少年嘛,當然很青春。但當你用心了解過Ta們的種種經歷、親身聽過Ta們把各種艱深的醫學用語掛在口邊,你就會感嘆Ta們仍能保存青春愛玩的心境是多麼難能可貴。
這班跨性別青少年都很有個人特色 — 在我們談到一個社群時,我們很容易會忽略他們其實是由一個個個體組成,跨性別青少年也不例外。而且,Ta們也真的每位也有著鮮明的性格,而更難得的是,Ta們都佷尊重彼此的不同,沒有試圖同化彼此的經歷或代誰發言。我覺得這點很值得我們學習。
感謝 Sexuality for All 平等性教育及輔導協會 給我們這個寶貴的機會去認識每位跨性別青少年,希望這些製作可以讓更多人對跨性別青少年有初步接觸,從而渴望進一步認識Ta們;也希望跨性別不用再靠 “堅強" “熬過去",而是在性別友善的環境下安全自在地成長。最後,大家也請繼續留意平等性教育及輔導協會的工作啊。
如果喜歡我的分享,like和follow我fb and ig吧!
FB: Mo’s 25°C Journey
IG: cammykwok_mo